查看原文
其他

楞严经三 科判05 : 佛法离开现前当下这一念,完全没有意义的

慧律法师 青袍笔记 2022-11-03

短视频目录(2019.09.02)

近期的目录链接(2019.09.22)

慧律法师楞严经目录(全)

慧律法师《唯识简介》全

慧律法师楞伽经(全)

慧律法师华严经一至四目录

净界法师法华经讲记1-70

净界法师楞严经要义(全 )

净界法师唯识学概要(全)


楞严经三 科判与序文05

楞严经三 科判与序文05
慧律法师

请合掌。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,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,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!

第6页,【自序】自序就是圆瑛法师写了这一本《楞严经讲义》,然后,自己在讲经前的一篇序文。这一篇序文重点是:把整部的《楞严经》概括的描述一下,让大家对《楞严经》整部经典的纲领有一个认识。

【夫群生莫不有心,而真心难悟;】「群生」就是一切众生;「莫不有心」,没有一个没有心的,没有心就变成植物了。但是,心有妄心和真心,那么,众生都认为妄心就是我们的心,所以叫做认贼为父。而真心难悟,这个真如不生灭的清净心,难悟就是很难去体悟,因为没有破无明,没有大开般若智慧。

【修行莫不有定,而性定难明;】说:一切的修行法门,都是叫你要进入定的境界,也就是一定要有三昧的功夫。用我们现代话来讲就是:一个修行人最基本上的,情绪,你要能控制得住,这是最基本的东西,若能转物,即同如来,也就是不被一切境界所影响。所以,外道也有定——四禅八定;佛教、佛门也有定,那叫做性定。而性定难明,就是而这个本性之定,很难去了悟、去体会,也说不出所以然,因为它不是有形相的,也不是语言可以形容、文字可以描绘的。性定难明,重要的就是要有自内证的功夫,叫做如人饮水,冷暖自知。所以,没有大悟,说得死去活来,他一样用妄心在听经闻法,也不知道佛陀在讲什么。

所以,这个本性之定就是......为什么要加一个「性」定呢?就是不假造作,本来的定,原本我们就有这种涅槃的妙心,是每一个人都具足的,是打破无明,赤裸裸的在六根门前放光动地,而我们不自了知。那么,这个性定难明,不为一般所能理解、体会。

【指真心,而示性定者,其唯《首楞严经》欤!】要指出我们现前当下这一念真心,而显示出本性的定的经典,那么,就一定要首推《首楞严经》欤!「其唯」就是唯一。所以,这一部《楞严经》,简单讲就是开发我们本性的定,也就是佛所体悟的首楞严三昧。所以,这一部《楞严经》,不管是禅净律密、性相显密,统统要学、统统要听,不分宗派的,大家都要开悟、见性嘛!说:【何谓真心?】什么是我们的真心呢?

【即众生所具,不生灭之根性,】也就是众生所具足的不生不灭的根性。这个不生灭很难体会,这个不生灭,不是说有一种东西叫做不生灭;而是打破无明,充满智慧,令心无所增减,不被一切观念所左右;不被一切邪见所伤害;也不被一切境界所动摇,这样纯真、天然,破无明的那种本性的定,叫做不生灭之根性。根性是六根之性,六根蕴藏在里面,本来具足的不生灭的性。所以,这个不生灭的意思不是说:有一种东西叫做不生不灭,而是说永远不执着,用智慧透视一切缘起缘灭的假相,当下永远不执着,叫做不生灭。所以,这个不生不灭,也可以运用在一切的生灭当中。所以,不生灭就是常,也就是《涅槃经》所讲的常、乐、我、净。那么,为什么《涅槃经》要加一个「真」常、「真」乐、「真」我、「真」净呢?因为叫做绝对。涅槃的妙心本来就是常乐我净,这个「常」就是指不生灭的根性。

【名为如来藏,】这个如来藏,把「藏」放在前边儿来念的话,叫做藏如来,也就是说:蕴藏着清净的如来自性。所以,如来藏,这个「藏」就是含藏,也就是说:我们潜藏在心中的不生灭的清净自性。

【个个圆成。】每一个人都是圆满,因为是绝对嘛!那么,众生因为见相就着、就落入观念,无明没有破,莫名其妙,他就起烦恼。说:无明就像一阵风,来无影、去无踪。所以,我们会莫名其妙的情绪化、莫名其妙的发脾气、莫名其妙的贪瞋痴,这个就是没有微密的观照。所以,我们很难去掌控那种微细的观念,或者是烦恼,难以掌控!但是,这个「个个圆成」,虽然说:每一个人都存在,但是,如果不悟,就等于没有,等于遗失一样。

说:【何谓性定?】什么是我们本性的定呢?【即自性天真,不动摇之定体,】这体是对相、用来讲的,体相用,体相用。所以,讲到体,记得!跟相、用一并讨论;讲到因,记得!跟缘跟果,因、缘、果,一定要一起讨论;讲到事,就要兼理;讲到理,就不能离开事相。所以,我们讲经说法,或者是修学佛道的佛弟子,万法总共有八个角度去讨论,也就是体、相、用、因、缘、果、事和理,八个角度,任何一种东西,都是这样讨论的。

譬如说:我们这个色身,这个体是什么?体就是清净心。相呢?每一个人都有父母所生的相。用呢?那就要看根性跟后天的努力了,看怎么用?会用就妙用,不会用就无明用。那么,因缘果报,因是怎么来的呢?也是从出生;怎么出生呢?因为自己一念的无明,加上父母的因缘,有这个因。再来,慢慢成长,吃了种种的营养,慢慢长大,假借种种的食物、后天的教育,变成一个人,有模有样、有教养的人。果,也就是在假设的某一个终点,叫做果。换句话说:你现在所见的相,都可以用体、相、用、因、缘、果来讨论。那么,从事相来讲,就是缘起的假相;从理上来讲,就是毕竟空。所以,不动摇之定体,也就是真如本体。

【号曰首楞严,】首楞严【人人具足。】所以,佛很伟大,是个了不起的大圣人。但是,如果我们肯,给自己一个机会,我们也具足首楞严大定!

【良由众生,】「良由」就是因为。因为众生【迷真起妄,】迷惑了这个真心,而起这个妄,这个「妄」的意思就是拼命的执着,往外的,从来没有停止过,无量亿劫来,我们就是用这个妄想心,不懂得歇即是菩提,我们不知道真心。所以,我们无量劫来,从来不知道真心是什么,除了诸佛菩萨来示现成佛,教化我们,让我们每一个人往内观照,发现我们也有真心,跟如来一样,否则哪一个人能够醒过来呢?是不是?除了佛教以外,其他的宗教,都认为有一个神在主导这个世间,我们对其他的宗教给予祝福、给予肯定,因为他们对人类都有某一个程度的贡献,我们也不批评。只是说:他们所讲的这个道理,跟佛教的道理是完全不同!他们是靠神来解救的,所以,他们称为天父,在天上的父;而我们称本师,也就是释迦牟尼佛是我们的老师,他如此的慈悲教育我们,是为了每一个众生将来都能够成佛。所以,做学生的,有一天,也可以变成老师。所以,佛法的思想的伟大,就是平等不二,这是跟外道完全不一样的!所以,佛教讲是不二法门,即心就是佛。那么,众生就是迷真起妄,除了学佛,才能够了知什么是真是妄;外道根本就不用讲了,就妄上加妄了。

【认识为心,】这个识心,就是能执着的现前......能执着的、能运用的、能思惟的、能分别的,白天妄想;坐着就是种种的梦想;每天都有理想,这个统统叫做无明、统统叫做意识心。而我们从来没有觉察到,我们今天日常所用的,原来所用的都是这一颗执着的心,以为有一个可以依靠的。我在思惟、我在分别、我在想,佛陀说:这个就是妄识、妄心。那么,我们认这个执着和分别为我们的心。

【则本有真心,】就遗失了,【不能解悟,天然性定,无从修证。】所以,只要没有听到佛法,就叫做完全没有机会!但是,听到了佛法,不肯扎实的修行,有等于没有。世间人没有听到佛法、没有听到正法,我们谓之不幸,说:这个人很不幸、很没有福报!但是,听了佛法以后,却不肯下功夫如实的观照修行,名为大不幸!别人是得不到佛法,不知道有正法,你听到了正法,却不修行,所以,是大不幸!

【故如来首告阿难云:「一切众生,从无始来,生死相续,】这生死相续是从哪儿来的呢?【皆由不知常住真心,性净明体,用诸妄想;此想不真,故有轮转。」】这一语道破无量亿劫来的毛病!无量亿劫来,我们都是用妄想心。说:一切众生,从无量亿劫来,生死相续,是为什么会生死相续?就是因为不知道有常住的真心。

所以,我们讲:南无常住十方佛,南无常住十方法,南无常住十方僧,这是哪来的呢?皈依佛,皈依法,皈依僧,诸位!这个「常住」,统统在讲我们的清净自性,要不然,哪一种叫做常住呢?常住在哪里呢?你认为一个文殊讲堂,前面摆几尊佛像,有几位出家比丘众在这里,名为常住吗?对!这个叫做事相的常住,方便说;但是,佛像会坏啊,他是生灭法的啊,今天不坏,一百年会坏;一百年不坏,一千年;一千年不坏,一万年,往后推论就知道,连这个佛像都不叫做常住。好!再来,法、经典,经典会发霉啊,淋了雨以后,这个页数会烂、会坏啊!出家众,出家众都是父母生的啊,父母生的,他就一定有生老病死,这是一个大自然的法则,那么,常住在哪里?

我们午供常常念:南无常住十方佛,南无常住十方法,南无常住十方僧,在哪里呢?就是我们这一颗真心!什么是佛?什么叫做南无常住十方佛?就是我们觉悟的这一颗心,叫做常住佛。什么是法呢?由般若智慧,了悟根、尘、识一十八界,同时脱落,可以方便说:所以,本性具足有法。内心和合无诤才是僧。所以,「僧众」,要很清楚,出家为僧,「僧伽」是什么意思?心和合无诤,叫做僧伽。一个出家人为了一件小事情,争这个、争那个,在团体里面格格不入,自己偏见,有自己的傲慢和个性,诸位!事相来讲现僧相;但是,从真心的角度来讲,他还离得很远!因此我们要了解,常住真心就是常住的三宝。所以,午供我们念:南无常住十方佛,南无常住十方法,南无常住十方僧,它分理跟事,理就是常住真心,每一个人心性当中,都具足三宝。事相来讲,由生灭的假相、缘起的假相来讲,讲堂是个常住,方便说。

这个常住真心,性净明体,这本性本来就是清净,是光明之体;这个「光明」是没有烦恼,不是指有光线那个光明的体,不要想到那个放光的体,这个体悟跟佛讲的是十万八千里!这个「明」是大般若智慧的体,是能起妙用,叫做明体。不是有光明的,像电灯一点叫做亮的那个明体;充满智慧的体性,叫做明体。用诸妄想,一切众生都用这个妄想,而此想不真,这个分别心、这个想,其实是不真实的,所以有轮转。

【是知识心,乃大定之冤贼,】所以知道,因此知道,「识」就是这一颗执着心、分别心、颠倒妄想心,这是修大定的冤贼,也就是你平常所用的那一颗心,其实就你的贼!但是,你要了悟真心呢?那个贼就是佛!所以,知之不为过,你知道那个是贼,佛就现前,就不离当下。喔!贼进来了,我们把它看得很清楚,如如不动,这个贼起不了作用。烦恼来了,我们把它看得很清楚,烦恼起不了作用,要不然,那个贼就真的会偷走你的财产,也就是偷走我们的功德法财。所以,烦恼来了,就是贼已经现前了,这意识心就现前了、执着心现前了,你就把它看清楚,喔!烦恼来了,告诉自己:又来了,又来了!你很清楚它来了,还不能跟着它走呢,心要如如不动。所以,重复训练放下,这是修行第一法要;守住常住的真心,这是修行第一个诀秘,要守得住,还没大悟,要先能守。

【菩提非此心所得成;】我们的不生不灭的菩提涅槃妙性,绝对不是用意识分别心所能达到的。所以,我们世间的教育,就是增加执着、增加分别,全部都是用妄想意识心。包括点、线、面三度空间、理则学、推论,全部都用意识心。因此世间法不究竟,就是这个道理。但是,没有听到佛法,也没有人教育,又体悟不出来。所以,菩提非此执着、分别、妄想意识心所能达到的。

【根性为圆通之正因,】这个六根里面的不生不灭之清净自性,这是圆通,才是正因,是成佛的正因。你要先体悟,见一切相,记得!同时放下,离一切相,慢慢的,如来藏性就会现前;不做勉强的功夫,就不会有自然。所以,修行刚开始要带一点勉强,勉强放下、勉强宽恕对方,久了就习惯。【楞严实自性之本具。】也就是楞严大定,实在是每一个人存在、本来就具足的一种清净自性之定。【故阿难请示成佛大定,如来即为破识显根:】破这个识心,显这个不生不灭的如来藏性。【破识心五种胜善功能,】

诸位翻开第16页,倒数第六行,虽然意识心是贼,但是,它有五种胜善功能,皆本经历述:一、见佛相好,常自思惟,此相非是欲爱所生。虽然是意识心,可是,它也有好处,用对了,看到佛的相好,常常这样想:佛这个庄严相,绝对不是贪欲心所产生的,要不然,怎么会有如此庄严的相呢?二、闻佛的声教,忆持如来,秘密妙严,恒不忘失。这个虽然是意识心,可是,暂时用一下也不错,因为没有大悟,就是这样子。所以,在座诸位听经闻法,暂时用意识心;等到你了悟:喔!这刹那的意识生灭心,原来也不可得,如来藏性就显,藉这个音声来显现,藉这个意识心,放下,同时就是如来藏性。

第三,也是意识心,闻法领解,悟妙明心,元所圆满,常住心地。意思就是说:闻法领解了,悟了有一颗妙明心,元所圆满就是本来是圆满的,常住心地。就是还没有大悟,只是说:悟到了本来有的圆满,意思就是说:这个因也不错!第四、止散入寂,要停止这个散乱心,入寂灭的心。纵灭一切,见、闻、觉、知。见、闻、觉、知就是六根,见就是眼;闻就是耳;觉就是鼻、舌、身;知就是意,所以,这个就是等于六根。纵灭一切,见、闻、觉、知,内守幽闲;内守幽闲就是说:我统统放下了,不去想!这个还是意识心。内守幽闲,「幽闲」就是没事,看起来好像放下了,这个还是意识心,没有打破无明,暂时休息一下吧!

第五、界外取证,得灭尽定,受、想不行,就是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,受跟想,受就是前五识;想就是第六意识。第六意识不起现行,就是没什么烦恼了;但是,微细的惑还没有断,成阿罗汉果,这个还是意识心,用意识心在修行,不能成就无上菩提果。此五种皆是意识,胜善功能,人所难舍。这是一般人最难去突破的!所以,一般人认为要修行……这个还是意识心。所以,刚开始只好用这样子的心,暂时,听经闻法;有一天,闻法慢慢的领悟了,这个意识原来是清净心刹那的闪动,喔!连这个都要放下。

所以,连证阿罗汉果,统统要放下这个对阿罗汉果的执着。因此,《金刚经》讲:得了初果,能说自己是初果否?佛说:不行!须菩提讲:不行!是不是?证二果、三果、四果,能说自己是证阿罗汉果吗?不也,世尊!证阿罗汉果,不能说自己证阿罗汉果,因为证阿罗汉果,再动一个念头去执着阿罗汉果,又是意识心,没有办法直趣菩提。所以,动念就会卡住……但是,大悟了,动念就是妙用,所以,在于悟跟迷这个功夫。此五种皆是意识,胜善功能,人所难舍。本经欲修佛定,务将意识铲除,以此心非菩提因故。翻回来,我们简单念一遍。

底下,说:破这个识心五种胜善功能,【犹属生死妄想,令人决定舍之;】意思就是:用意识心修行,最多最多只能证阿罗汉果,最多啦!第六意识断了,无法证究竟菩提果;究竟菩提果,下手处就是不生不灭的根性!【显根性,一精元明心体,】一精元明就是同一个精明之体,同一个体性的意思。【以为涅槃妙门,令人决定用之。】所以,显根性就是《楞严经》的舍识用根。

【则欲令舍识用根,】《楞严经》的开头,讲到正修行首楞严大定第一个步骤,就是修奢摩他。奢摩他就是讲三如来藏,第一个讲空如来藏,彻底的放下,是修行第一个步骤。不能用意识心,不管你拥有什么,都告诉自己:那本来就是空。拥有、得到是错觉;失去、伤心还是错觉,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?六祖一下子就进入菩提!识就有数量、就有三度空间,就有思惟、就有执着、就有分别,这个就是生灭意识心。所以,欲令舍生灭的意识心,用不生不灭的根性,【为修楞严要旨也明矣!】这个是非常清楚的!

【当知爱欲为禅定之障,】这个爱欲就是贪爱,佛陀在《阿含经》讲了一句很平淡的话,却是特别的重要!佛陀说:贪爱一件事情,就有一件事情的烦恼、痛苦和负担;贪爱二件事情,就有二件事情的痛苦、烦恼和负担;乃至贪三件事、五、六,乃至贪百件事情,就有一百件的烦恼、痛苦和负担。换句话说:众生每天做的,就是在伤害自己的清净自性,他认为贪、占有才叫做是自己的;而佛陀说:这刚好相反,这是痛苦的根源、烦恼的根源、是生死的根源。所以,这个世间为了财,杀了多少人?为了色,破了多少的家庭?为了名,死了多少英雄好汉?为了食,杀多少众生?为了睡,我们享尽了一切福报。所以,这个爱欲为禅定之障碍。一切修行人,应当先令我们的生活平实、平淡、平凡。

说:当知爱欲为禅定之障,【故以多闻】就是听经闻法虽然听了很多,【误堕为缘,】这是示现,堕入这个淫室为缘,【发起大教;】如果没有阿难示现误堕淫室,那么,也就没有今天的《楞严经》。【识心乃生死之根,故以见相发心为诘,】「诘」就是问;「见相」是眼前之相,阿难见佛三十二相,八十种好,所以出家,佛就利用他来问话,说:当初你为什么发心出家呢?阿难就说:我是见佛的相好,所以,发心出家!由这个来开始探讨问题出在哪里?故以见相发心为诘,以眼前之相,阿难所见的眼前佛的相好,从这个地方开始问。来【探悉病源。】看你的心的问题出在哪里?【由是备破三迷,极显一性,三重破识,全破其妄,十番显见,极显其真。】由是备破三迷,这备破三迷,诸位!翻开前面那一张大张的,我们简单的恢复一下记忆,在下面○○八七对上去,破妄识无处,斥妄识非心,推妄识无体,这个就是备破三迷。

好!翻回来,极显一性,全部就是要显现如来藏性。三重破识,一而再,再而三,三层的破识,问了七次,都不能离开这个意识心,总归是三重破识。全破其妄,十番显见,「十番」就是十次,显这个见性。就是你以前用的都是妄识,不是真心。那么,十番显见,诸位!翻过来大张的,我们恢复一下记忆,看下面,显见是心、显见不动、显见不灭、显见不失、显见无还、显见不杂、显见无碍、显见不分、显见超情、显见离见,好!翻回来,因为这个刚开始,所以,浏览一下,恢复一下记忆,免得听到后边,忘记了前边;看前边,忘记了后面,这是常常有的通病。

师父一个人讲经,底下的人,每一个人的领悟力都不一样,有时候还会误会!有一次,李炳南老居士说:我有今天,我有这样的今天,是谁ji我呢?我听了,我就领悟了,知道老居士在讲什么,那时候是读大学去听经。旁边儿听了就很不舒服,就说:哪有这么骄傲的居士?说今天他有这么样的成就,没有一个人比得上他!我说:老居士不是这个意思,这个ji他是山东人啊,那个ji就是「给」的意思。说:我有今天,是谁给我的呢?李炳南老居士是很谦虚呢!意思是说:大家给我,大家来拥护,他才有今天啊!老居士是这个意思呢!你看,同样在底下听经闻法,我听的就是正面的,他听的就是负面的。我说:你这样不行的!也会的,真的!像我这样一讲这个往生被、咒轮,听完了,重复的问:师父!土葬怎么用呢?火葬怎么用呢?到底金光明沙什么时候……师父一个人讲,底下的人听,听完了,还是重复的一直问,因为根性不一样,真的!所以,师父只有一个,没有办法一一的来回答。因此叫你听经闻法要全神贯注,就是这个道理,人家讲的是正面的,你就把它解成负面的,那有什么办法呢?

十番显见就是十次显这个见性,极显其真。【向六根而指见性,令亲验乎不动之本真;会四科而示藏心。】四科就是:五阴、六入、十二处、十八界。好!翻开大张的看一下,我知道你们程度很好,但是,也恢复一下观念,别明即妄即真,会五阴即藏性、会六入即藏性、会十二处即藏性、会十八界即藏性,这个就是四科。有的人,他会把四科弄错了,牙科、心脏科、妇产科、骨科,他会弄错方向的!人家问:四科,哪四科?他说:知道啊!就是心脏科啊、泌尿科啊、妇产科、骨科!

会四科而示藏心,【令自明常住之自体。】【复融七大,圆满十虚。】「十虚」就是十方。好!看七大,翻过来第一页大张的,哪七大呢?地大、火大、水大、风大、空大、见大、识大,地、水、火、风、空,就是物质世间;见跟识就是精神的世间,精神世界,不是物质,就是精神。翻回来,复融七大,圆满十方。【阿难知心精之遍圆,赞大定之希有,】讵,这个「讵」就是岂;「非」就是不。哪里不悟真心,(【讵非悟真心,】)而,加一个字:能,【而(能)明性定耶?】说:赞首楞严大定之希有,阿难经佛的开示,知道心精之遍圆,赞大定之希有,哪里不悟真心,而能明性定耶?就是你下手处一定要对,下手处就是不生不灭的如来藏性,就是明心见性,下手处要用真心修行。而明性定耶?说:阿难知道心精之遍圆,赞首楞严大定实在是很希有,哪里不悟我们的真心,而能够明这个本性的定呢?

【但倒想虽销,】「倒」就是颠倒妄想,虽然消除,【细惑未尽,】这个细惑就是习气,修行容易,断习气难,叫做细惑未尽。【迨】一直等到。【满慈】就是富楼那弥多罗尼子,满慈子【究三种生续之因,】三种生续,诸位翻开《楞严经表解》六二页,左边最大一张,看一下,世界相续,世界的构成,在佛的角度就是风大种,能成四大——风大,二就是地大,就是坚硬的;三就是火大,就是温度;四就是水大,就像我们的海洋等等。

好!我们念一下,底下就是经文了,风大种,底下,觉明空昧,相待成摇,故有风轮,执持世界。这个就是风大种。二是地大种,底下念的都是《楞严经》的经文,因空生摇,坚明立碍,彼金宝者,明觉立坚,故有金轮,保持国土。这是地大种。我们先简单念一遍,将来慢慢解释,时间的关系。三、火大种,坚觉宝成,摇明风出,风金相摩,故有火光,为变化性。是为第三火大种。四、水大种,宝明生润,火光上蒸,故有水轮,含十方界。好!底下,所成的四居,就是水、洲、山、林,这个等到讲经的时候再讲。

结成相续就是说:为什么这个世界会相续的原因?就是交妄发生,递相为种,以是因缘,世界相续。这个交妄发生,就是因为我们的妄心一直执着,所有,没有办法离开这个物质的世间。譬如说:一个男人,他每天都喜欢女人,他很自然的没有办法离开母亲的子宫。男人,他每天那个妄想心、男女的欲望特别的强,你绝对没有办法离开女人的子宫,一往生、一断气,一下子就跑进子宫里面,因为你离不开那个地方,太强烈的欲望就吸住你,所以,这个物质世界就显现出来。这个物质世界是地水火风所构成的,但是,由业力来感应——业感。所以,业力感应来,这个物质世间融入这个精神,所以,你做人就还稍微有一点点快乐;做畜生就要被杀!是不是啊?

因此我们要了解,因缘果报是很可怕的!所以,因为科学家不知道,不知道。而佛陀说:地水火风,遍虚空界,都是这几个元素所构成的,无论你外太空怎么探讨,不能离开地水火风空见识,没有办法离开这一些的,而这一些都是由妄执着而来的,叫做交妄发生。宇宙怎么来的?就是妄想定位而来的,贪着,没有办法离开这个物质世间。所以,交妄发生,递相为种,以是因缘,世界相续。

众生相续?(一)六妄成就,念一下经文,明妄非他,觉明为咎。所妄既立,明理不踰;以是因缘,听不出声,见不超色,色香味触,六妄成就,由是分开,见闻觉知。本来一个清净心,经过了物质投胎,转世成人,变成见、闻、觉、知各个分开来,互相不通达,眼睛看自己的、耳朵听自己的,不知道都是来自一个清净心,见、闻、觉、知,整个彻底分开,六妄成就。

(二)、四生感应,众生相续,四生感应就是互相......清净心的人就生天,做善的人就生天,做恶的人就下去,这种种的,人间的种种的感应,胎、卵、湿、化,就看你的心的功夫了,是行善是行恶的,因缘果报的关系。底下说:同业相缠,合离成化。见明色发,明见想成。异见成憎,同想成爱,流爱为种,纳想为胎,交遘发生,吸引同业,故有因缘,生羯罗蓝,遏蒲昙等。胎卵湿化,随其(情想合离)所应。胎因情有,卵惟想生,湿以合感,化以离应。这简单念一下,就是说:这四生——胎、卵、湿、化,都是妄想心,而忽高忽低。无量劫来,我们都做过畜生;无量劫来,我们都曾经去天庭;无量劫来,我们也去过地狱,这样生生死死,死死生生,互相为父母,互相感应,父母的因,加上自己的业,就感应了众生,就显现,四生感应。

(三)结成相续,情想合离,更相变易,所有受业,逐其飞沉,以是因缘,众生相续。众生相续就是依淫欲而来的,那么,你投胎胎、卵、湿、化,就由善恶因果而感应你是投胎胎、卵、湿、化,要投胎成高等动物;还是低等动物;还是愚痴的动物,就看你自己了!

底下,第三个,我们讲了世界相续、众生相续,第三个就讲。业果相续,(一)、业果指本,怎么来的呢?一、欲贪为本,杀贪为本,盗贪为本,这个讲了很多了。

(二)叫做业债酬偿,一、杀贪,汝负我命,汝还我命;我负汝命,我还汝命,就是杀来杀去,你杀我,我杀你,我欠你的命,当然就要还啊;你欠我的命,当然你要还啊,所以,杀来杀去!二、盗贪,我负汝债,我还汝债;汝负我债,汝还我债。杀贪是生命债,盗贪是钱财债,以是命债,惑业为因,现行为缘,长劫相续。所以,你看看这个因果多可怕!

第(三)、结成相续,惟杀盗淫,三为根本,还是离不开杀、盗、淫,杀、盗、淫,可怕的因,要慢慢的放下。以是因缘,业果相续,所以,要持戒,就是这个道理。双关结答,如是三种,颠倒相续,皆是觉明,明了知性,因了发相,从妄见生,山河大地,诸有为相,因此虚妄,所以,山河大地从哪儿来?从妄想心来。科学家拼了老命,要研究外太空它的种种的奇异,佛说:那是妄上加妄,本来就妄。不过,了解一下也不错,让科学会归到佛法,了解佛法是最科学的。次第迁流,终而复始。

好!翻回来,说:迨满慈究三种生续之因,【而如来答一念觉明为咎;】诸位!觉明,什么叫觉明?「明」就是本来就具足清净,觉,加一层力量让它觉,就坏了!就是知见立知的意思。说:一念觉明为咎,就是我们清净自性本来在作用,但是,我们不知道清净自性本来就在起作用,加了一念观念,就卡死这个观念,这个观念其实是多余的,变成心灵的痛苦、心灵的负担。所以,一切众生因为没有听到正法,因此每天做的就是伤害,为什么?因为觉明啊,自己认为行啊!本来清净心开发不出来,所用的都是妄想意识心。一念觉明为咎,就是加一层力量令你觉悟,叫做觉明,本觉不须要加一个明。

【复极于五大圆融,】「极于」就是推广,再扩大来讲,整个宇宙,都是地水火风空,离不开这五种因素。【三藏备显,】「三藏」不是经律论,三藏是空如来藏、不空如来藏、空不空如来藏,这个是三藏。看到这个名词,你懂三藏吗?我知道,经、律、论!错了,零分!很多人会靠想像观念的,要不然,我问你:猜猜看!飞机的747比较重,还是大海里面的蓝鲸比较重?嗯?你看,所以就开始用猜的了,喔!747已经很重了!对不对?我告诉你:大海的一只蓝鲸,是747的几倍?1、一倍,2、二倍,3、三倍,4、四倍,5、五倍,6、六倍,123456?最重的蓝鲸是747的几倍重?六倍!大海里面的蓝鲸,不是中国大陆那个南京、北京。大海里面的蓝鲸,发现最重的是747的六倍重!747飞机一架有多重?吓死人!所以,这个就是没有修正一下,不知道那个鲸鱼有多大,不知道!

三藏备显,【离一切相,即一切法,离即离非,是即非即,然后知彻法底源之定体,本自圆成,】就是读到这里,我就很怕,初学佛法,实在是不知所云,不知道在讲什么。离一切相,即一切法,离一切相,就是不住一切相,应无所住,而生其心;即一切法就是:这个就是一切法的存在,一切法就是表示般若智慧就可以运用。应无所住,而生其心,就是离一切相,但是,就是一切相,不能离开一切相。因此,离一切相是站在放下的角度;即一切相是站在面对现实的角度说。所以,佛法是既现实又超越,既超越又现实,叫做佛法,不能面对现实,你没有办法超越的。因此,你想要离开这个色身,另外找一个涅槃,你找不到的!

所以,很多人妄想,不知道往生极乐世界是现在的事情,要等到临命终,这个严重错误的!《六祖坛经》里面已经讲得很清楚了:佛法在世间,不离世间觉,离世觅菩提,犹如求兔角。这已经讲得很清楚了!所以,很多人都弄错了:我寄望临命终,往生极乐世界!那现在呢?现在就不管它了,不好好修行了,不好好的降伏自我了,错!严重的错误!佛法离开现前当下这一念,完全没有意义的,极乐世界就是现前当下这一念,你现前当下这一念清净心,临命终,自自然然的进去净土,物以类聚嘛,自自然然的转世莲花化生,就是你心清不清净?所以,离一切相,即一切法。

底下这个很难解释的,离即离非,「即」就是即一切相;「非」就是非一切相。即一切相也不对;非一切相也不对。为什么?你即一切相,凡所有相,都是虚妄啊;非一切相,那么,离一切相,有真如自性吗?为什么五阴、六入、十二处、十八界,本如来藏,妙真如性呢?所以,不可以肯定它,也不能否定。离、即,即就是即一切相,那你在一切相找找看,找得到找不到真如自性呢?你找不到啊!就是拿斧头来劈,把全身剖开来,从外科医生来开刀,你也找不到清净自性啊!即一切相,不对;那么,非一切相,也不对啊!对不对?「非」就是否定,你否定一切相,怎么修行呢?离开这个色身,哪里有佛性呢?离开缘起法,哪里有性空呢?所以,离即离非,就是统统要放下,即一切相,也要放下;非一切相,还是要放下。即一切相,不对;非一切相,还是不对。清净自性,不即不非,离即离非。

底下,是即非即,是也对,非还是对,「是即」加三个字:就是「一切相」,一切相当下就是如来藏性。非即,非一切相也对,因为一切相本来虚妄,虚妄放下,真就显现。是即,是也对,非还是对,这个就难了!前面讲:离即离非,即也不对,非也不对。后面讲:是即非即,知道吗?是也对,非一切相,也就是,是即一切相,非即一切相。所以,这个有各个角度来诠释,所以,慢慢慢慢就会进入听不懂的状态。(笑)然后知彻法底源之定体,本自圆成,【究竟坚固之楞严,非由造作,所谓奢摩他,微密观照,发尽无余矣;】奢摩他,也就是定中有慧,记得!要微密观照,动念即乖,要找到那个原因。发尽无余,就特别的显现。

【回视】就是回顾。以前所用的【强制识心之定,】强制控制它不要烦恼;强制控制它不要执着,不知道说我们本性本来就无所执着。说:回视强制识心之定,就是外道所修的,或者二乘人所修的,用识心之定。【何啻天渊哉!】何啻,这个念啻tì,也念chì,何啻天渊哉!也就是何止是天壤之别!「渊」就是深,水聚合的地方叫做渊。

【然而定虽本有,未经如来明示,何由开解照了,自性天然本定?】然而定虽然本有,不经如来明示,怎么开解照了,自性天然本定呢?【兹闻破识显根之教,初则真妄,抉择分明;】说:兹,因此闻破识显根之教,破这个妄识,显不生不灭根性之教,初则真妄,抉择分明。真妄就是:何者是真心?何者是妄心?要分清楚。【乃至普融圣凡十界,疑惑销除,心悟实相,知定体悟亏,】不生不灭的定,本来就没有亏损。【天然本妙,】就是清净自性本来的定。【近具根中,】六根之中。【远该万法。】近就是六根根性;远呢?宇宙统统是清净自性所影现出来的,但莫于妄上执着,就是清净。

【无如根结未开,】「无如」就是可惜。根结就是六根;结就是之结,六根之结没有开,打不开,无明老是卡住、观念老是卡住。可惜六根见一切相、闻一切声,就执着,打不开,没有智慧。【大用不发,】大用就是妙用发不出来。【故当机】所以对这个当机者。【喻如天王,】如果天王送给你……【赐与华屋,虽获大宅,】「大宅」比喻作佛性。虽然你得到这么好的大宅、豪宅;但是,没有门儿,【要因门入;】「门入」就是方法去悟。这个「天王」是比喻作佛。对当机来讲,比喻说:每一个人根性的佛性,佛讲了这个大法,可是,要有方法才能进去啊!天王赐给我们一间豪宅,赐与华屋,虽获大宅,要因门入,要有方法啊!【此即大开圆解之后,继请圆修,】大开圆解就是明心见性,继续请这个圆修,(未完)

慧律法师楞严经 第一套(全)

慧律法师楞严经 第二套(全)

楞严经三科判 01 :科判就是经文分段落来判别, 用简要的纲领提示出来

楞严经三科判 02 :六道轮回的升沉决定在人,投胎成人就有抉择的能力

楞严经三科判03 : 拜佛是以佛为榜样,要把频率调整跟佛一样愈拜愈像佛

楞严经三 科判04 : 圆瑛法师《楞严经讲义》共用了四十多年研读才写出来的

史文章阅选读一

史文章阅选读二

历史文章阅选读三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